|
|
大家好,我是塔拉,武汉大学毕业,大湾区工作生活 10+ 年。目前通过香港高才计划在港从事保险及相关金融工作。
孩子就读于大湾区国际学校,这里主要记录我对家庭保障、子女教育规划、跨境资产与长期准备的一些思考和实战案例。
最近很多朋友来香港找我咨询保险,发现大家很关心的一个点,其实不是收益高不高,
而是:保险公司会不会倒?我交了这么多年的钱,会不会一夜归零?
我特别能理解。我自己从武汉大学毕业以来,经历过北漂、广漂、深漂,现在也算港漂,带着娃在大湾区读国际学校。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配置保险,都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
这篇文章,我想用尽量不拗口的方式,把大家最常问的三个问题讲清楚:
香港保险公司「有没有可能」出事?真出事了,保单和你的钱会发生什么?怎么选公司,才更安心?
如果你也是考虑资产全球化配置的朋友,希望这篇能帮你更了解港险。对香港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领取一份「港险实用指南」。
香港保险公司会倒吗?
香港的保险公司具备依法破产的可能性,但是长期寿险领域,迄今为止只有泰禾人寿一家因为受母公司地产业务影响被监管接管,这个安全有赖于背后一套复杂的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
而其中,保诚和友邦是唯二两家被香港保监局归类为「具本地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也就是大到不能倒,这两家公司的稳定性对香港金融体系至关重要,因此会在香港保监局的严格监管下。
★
同时保诚集团还是G20国设立的金融稳定委员会评定的,全球“大到不能倒”的全球9家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之一。
意思是,规模极大或者在产业中具有关键性地位。
对于投保人来说,保险本来就是规避风险的工具,因此没必要为风险冒进。
优先选择历史悠久穿越过经济周期的大公司,比如在全球有多个市场有业务,国际信用评级高的保险公司;
其次偿付能力直接反应了保险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香港保监局要求不低于150%,这个值越高,说明公司的赔付能力越强。
但是这个数字越高越好吗?也不是,如果保司的备用金太多,用于投资赚钱的钱就少了,就会影响客户的收益率,所以理性看待这个数字。
2023年香港保监局的统计数据,香港保诚的责任备用金在保司中排第二。
最后,即使同一个保司,也会有不同投资风险的产品,因此理性了解产品背后的投资逻辑,来匹配你的需求和风险至关重要。
如果你也是在大湾区打拼、孩子走国际学校路线、家庭计划考虑全球化配置,正在犹豫要不要把一部分规划放在香港保险上,可以把你的情况简单发给我,我们一起看一看大方向合不合理。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载任何文章、音视频、数据及资料并不构成亦不应被诠释为向香港境外之任何人士招揽、要约、出售、提供、建议或游说购买任何保险产品。上述任何资料仅供参考,有关内容只属一般资讯,适用于身处香港人士。不应被视为并且不构成专业意见或任何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亦不可视为任何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邀请。本微信公众号所载的产品及服务不代表都适合或适用于所有个别人士或任何类别的人士, 就上述任何资料提及的主题作出任何决定前,建议向专业人士寻求独立意见。本微信公众号不就所载文章、音视频、数据及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或适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说明、保证或陈述,也恕不负责该等文章、音视频、数据及资料之任何错误、遗漏或过时(如有)。本微信公众号无意于中国内地向任何人士作分发或复制,明确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诠释以上之任何资料而承担任何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