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保险:一篇文章,读懂所有港险的真相与细节
很多人对港险仍是一知半解,甚至已经购买了保单的朋友,也常常懵懂不清。本文将以问答的形式,逐一破解关于香港保险的常见疑问。
01 港险有汇率风险吗?
谣传: 美元汇率高企,未来下跌会影响港险美元保单回报。
真相: 汇率走势无人能百分百预测。但长期来看,人民币通胀率远高于美元,美元保单能帮助资产多元化,抵御人民币贬值风险。
02 有政策风险吗?
谣传: 内地人买港险不受法律保护,发生争议投诉无门。
真相: 香港《保险公司条例》明确规定,港险合法销售给全球人士。保单一经签署即受香港保监局监管,发生争议可直接申诉。属地原则保障了合法性。
03 有法律风险吗?
谣传: 港险在内地不具避债避税作用。
真相: 港险属于隐形资产,保密度高,法律框架下“保险权高于债权”。香港自2006年起取消遗产税,连美国国民在港寿险理赔也免税。
04 保司会倒闭吗?
谣传: 香港保险公司可能倒闭,风险大。
真相: 全球人寿保险公司均不允许倒闭。若经营不佳,必须被收购或接管。香港保险业有180年历史,从未出现人寿保险公司倒闭。
05 港险分红是画大饼吗?
谣传: 港险分红高,看似虚幻。
真相: 香港保监局实施GN16指引,要求保险公司公开分红实现率与派息记录,信息透明。多家保险公司分红超预期。
06 缴费和续费很难吗?
谣传: 必须亲赴香港缴费。
真相: 开设香港银行账户后,可通过内地银行APP转账续费;也可用内地信用卡在保司官网缴费,操作简便。
07 理赔不方便吗?
谣传: 内地人理赔必须去香港。
真相: 港险公司均有APP,理赔资料可快递,赔款直接打入香港账户,再转回内地账户即可。
08 保单没有公章,靠谱吗?
疑问: 为什么港险保单没有公章?
解答: 香港沿用西方合同制度,无需盖章。保单真伪可通过保险公司客服或APP核实。缴费后提供收据即可。
09 为什么香港不用人民币?
解答: 港币与美元挂钩,背后有美元保证金制度。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保持货币自由兑换,人民币占全球流通比例低,无法支撑香港的国际地位。
10 入境香港可携带多少现金?
解答: 每人可携带2万人民币 + 等值5000美元外币。频繁出境者额度递减。香港银行对现金存款有严格限制,以防洗钱。
11 每人每年只能转账5万美元吗?
解答: 这是便利化购汇额度,不是绝对限额。超过额度需提供合法用途证明,如留学、就医、培训等。
12 为什么会有外汇管制?
解答: 外汇管制是国家为稳定汇率、防止资本外逃的宏观措施,起源于一战时期,至今仍是重要的经济管理工具。
13 境外提现会占用额度吗?
解答: 不占用。境外消费或ATM提现不计入年度购汇额度。
14 如何合法支付百万美金保费?
解答: 合理使用家庭成员每年5万美元额度,分期缴费即可。提前规划,资金可逐步积累到香港账户。
15 为什么美元保单更流行?
解答: 美元是全球支付主流,占比近50%。美元资产更能抵御人民币贬值,利率高于人民币,保值能力强。
16 港险计划书写“不适合大陆使用”是什么意思?
解答: 指大陆签署的港险保单无效,必须在香港合法签署才受法律保护。
17 港险分红型寿险的特点?
解读: 高于复利的预期收益,分红透明,免遗产税,美元保单具多元货币功能,监管严格,理赔规范。
18 港险退保有现金价值吗?
解答: 前两年退保价值为零,这是成熟市场的体现,避免忠实客户为高退保率买单,反而让保费更公平。
19 港险分红“非保证”可靠吗?
解答: 非保证红利并非虚无,而是弹性收益。百年保险公司信誉第一,分红数据经精算师审慎计算,长期稳定。
20 谁在买港险?
解读: 高学历、高收入白领、海归、企业家、大企业主、全球资产配置者,均是港险的主要客户群。
21 保单持有人、受保人、受益人区别?
解答: 持有人签约并缴费,受保人是被保障的人,受益人是理赔金接收者。三者角色不同,权利义务明确。
22 第二持有人与第二受保人怎么填写?
解答: 第二持有人在第一持有人去世后接管保单;第二受保人则在第一受保人去世后成为新的受保人,确保保单连续有效。
23 分红的种类如何理解?
解答: 周年红利(现金)、复归红利(保额)、终期红利(一次性支付)。美式分红偏现金,英式分红偏保额。
24 保单期限有哪些?
解答: 冷静期21天,宽限期30天,重疾等候期90天。保障生效需等待期结束。
25 移民后保单是否受影响?
解答: 不受影响。只需更新证件与联系方式,保单继续有效。
本文纯粹知识分享,不构成购买、出售或持有任何有价保险或理财产品的投资意见或推荐,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要约或招揽购买任何产品之要约。
作者为中国香港演员,现任财富管理公司的招募总监,欢迎关注作者视频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