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核心估值框架:双体系并行(P/EV+P/CE-ROCE)
1.1 传统核心锚:P/EV估值体系
专业核心:EV(家底)+ NBV(新赚的钱)双指标,2024年扣回馈后EV增9%、NBV增18%,ROEV 13.3%。大白话解读:相当于给公司“核家底”——EV是现有保单未来能赚的总钱数(716亿美元,还涨了9%),NBV是今年新卖保单能赚的钱(47亿美元,涨18%)。ROEV 13.3%意味着“每100块家底,今年赚了13.3块”,比同行会赚钱。直观对比(2024年):
| 指标 | 友邦保险 | 中国平安 | 中国太保 | 行业均值 | | EV增速(扣回馈后) | 9% | 5.5%(2025H1) | 4.9% | 7.7%(2025H1) | | NBV增速 | 18% | 20%+ | 57.7%(基数低) | 40%(中小险企拉涨) | | NBV Margin(赚钱率) | 54.5% | 42% | 16.8% | - | | ROEV(赚钱效率) | 13.3% | - | 18.4%(新假设) | 6.3%(2025H1) | 1.2 新准则适配:P/CE-ROCE估值体系
专业核心:CE(家底+未来服务费)为基础,ROCE 8.7%(行业第二),规避EV假设偏差。大白话解读:怕第一次“核家底”算不准,再用“账本净资产+未来要收的服务费”(CE)重新算,搭配“赚钱效率”(ROCE 8.7%)交叉验证。相当于买东西“货比三家”,确保估值没水分。直观对比(2025H1):
| 指标 | 友邦保险 | 行业排名 | 核心优势 | | CE增速 | 3.8% | 第二 | 新准则下价值稳增 | | ROCE | 8.7% | 第二 | 和ROE差距小,靠谱 | | NBCSM利润率 | 54.5% | 头部 | 和NBV Margin匹配 |
二、业务护城河:友邦凭什么比同行能打?
2.1 区域布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专业核心:香港+内地贡献60% NBV,18个亚太市场对冲风险,2025H1新区域NBV增36%。大白话解读:主要靠香港(赚34.8%)和内地(赚25.7%)赚钱,还在泰国、新加坡等18个国家开店。2024年内地下半年生意淡了,香港立马涨23%补缺口;新开拓的市场半年就涨36%,未来还会多开分店。直观对比:
| 维度 | 友邦保险 | 内地头部险企(平安/国寿) | | 核心市场数量 | 18个亚太市场 | 以中国内地为主 | | 香港+内地NBV占比 | 60%+ | 90%+ | | 新区域增速(2025H1) | 36% | 10%-20% | | 风险对冲能力 | 强(单一市场波动影响小) | 弱(依赖内地政策) | 2.2 渠道价值:金牌销售+强合作
专业核心:MDRT会员18750人(全球第一),银保NBV增28%,香港代理人人均保费50万港元。大白话解读:金牌销售(MDRT)数量全球最多,香港销售人均一年卖50万保费,是行业平均的2倍;和东亚银行、中邮保险深度合作,不是“帮着卖”,而是一起设计产品,卖得又多又赚钱。直观对比:
| 指标 | 友邦保险 | 中国太保 | 行业均值 | | MDRT会员数 | 18750人(全球第一) | - | 头部险企约5000人 | | 香港代理人人均保费 | 超50万港元 | - | 约25万港元 | | 银保NBV增速 | 28% | 134.8%(基数低) | 15%-20% | | NBV Margin(银保) | 56.1%(内地) | 15.5% | 10%-15% | 2.3 产品与服务:客户买了不想退
专业核心:保障类NBV增26%,分红型占比40%,续保率95%,大健康服务覆盖340万客户。大白话解读:40%是分红险(收益能浮动,不怕利率下调),30%+是重疾险(刚需),客户买了之后95%都会续保(行业才85%-90%)。还送重疾管理服务(比如生病找专家),340万客户在用,粘得很牢。直观对比:
| 指标 | 友邦保险 | 中国平安 | 行业均值 | | 分红型产品占比 | 40% | - | 30%-35% | | 续保率 | 95% | 88% | 85%-90% | | 大健康服务覆盖人数 | 340万 | 约200万 | 头部险企100-200万 | | 分红实现率(2025) | 80% | 47% | 50%-60% | 2.4 公司治理:管理层不瞎搞
专业核心:管理层55%工资和长期业绩挂钩,股东为专业机构,持股分散。大白话解读:管理层工资一半以上要看公司长期赚钱能力,不会为了短期业绩“杀鸡取卵”;股东是专业投资机构,没人能逼管理层乱决策,战略能长期执行。直观对比:
| 维度 | 友邦保险 | 部分内地险企 | | 管理层长期奖励占比 | 超55% | 30%-40% | | 核心考核指标 | NBV+内含价值+股东回报 | 保费规模+短期利润 | | 股东结构 | 专业机构,持股分散 | 单一股东或国资占比高 |
三、财务硬实力:赚钱稳、家底厚、舍得分
3.1 价值规模:量价齐升
专业核心:NBV增速18%>ANP增速14%,ROEV领先同业。大白话解读:新单保费涨14%,但新单能赚的钱涨18%——说明“卖的保单更赚钱”,不是靠“薄利多销”,赚钱质量高。直观对比:同“一、1.1”表格核心指标。
3.2 盈利质量:抗风险强
专业核心:主营利润率23.6%,固收资产占比69%,资本充足率257%。大白话解读:赚钱比例(23.6%)比平安(15.2%)、国寿(21.8%)都高;69%资产买的是高等级债券,不怕利率波动;手里的“安全资金”够赔2.5次风险(行业才够赔1.97次),家底超厚。直观对比:
| 指标 | 友邦保险 | 中国平安 | 中国人寿 | 行业均值 | | 主营利润率 | 23.6% | 15.2% | 21.8% | 15%-20% | | 固收资产占比 | 69% | 约50% | 约55% | 50.26% | | 资本充足率 | 257% | 约200% | 约220% | 197% | | 综合投资收益率(3年) | 7.09% | 4.60% | - | 5%-6% | 3.3 资本回报:舍得给股东分钱
专业核心:2024年回馈65亿美元,分红收益率6%,目标派付率75%。大白话解读:2024年光分红+回购就花了65亿美元,每股分红涨9%,分红收益率6%(比同行高1-2个点),还承诺以后75%利润分给股东,不藏着掖着。直观对比:
| 指标 | 友邦保险 | 中国太保 | 新华保险 | 行业均值 | | 分红收益率 | 6% | 约4% | 约5% | 4%-5% | | 目标派付率 | 75% | 30.2% | 约30% | 30%-40% | | 2024年股东回馈 | 65亿美元 | 103.9亿元人民币 | - | 头部险企50-100亿人民币 | | 每股股息增速 | 9% | 5.9% | 197.6%(基数低) | 5%-10% |
四、溢价逻辑:为什么友邦能比同行“贵”20%-30%?
大白话解读:就像优质水果比普通水果贵——友邦估值算得准(没水分)、风险控得好(波动±3.3%)、分红大方(6%)、算法通用(外行也能看懂),贵有贵的道理。直观对比:友邦1.6倍EV估值,虽低于自身5年中枢(1.8-2.0倍),但远超行业历史低位(0.52-0.77倍),溢价20%-30%是行业稀缺性决定的。
五、风险提示:这些“坑”影响大吗?
| 风险类型 | 大白话解读 | 友邦应对能力 | 风险等级 | | 政策风险(利率下调) | 保险产品利息降低,怕没人买 | 40%分红险对冲,产品利率与监管研究值差距小 | 低 | | 业务风险(赴港投保慢) | 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少了 | 内地分公司扩至14省,新区域涨36%补缺口 | 中低 | | 市场风险(汇率/利率波动) | 外币贬值、利率变了影响收益 | 汇率对冲+69%固收资产,波动仅±3.3% | 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