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小日本到处蹦跶,网络上关于“日本居民能否购买香港保险”的讨论再度升温,部分声音将其与地缘政治关联,大家想多了,事实上一直以来和日本“关系太深”的身份都可能买不了香港保险。
早在2017年11月份,香港保险顾问联会就向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发布关于日本居民购买境外保险产品限制的通函。
根据日本《保险业法》第186条规定,未经日本金融厅许可的外资保险公司,不得向居住在日本的居民销售保险产品。具体限制对象包括:
- 永久地址或联络地址在日本者
- 在日本公司任职或担任董事者
- 每年在日本居住超过182天者(含日本籍及非日本籍)
- 日本护照/居民卡持有人且长期居住日本者
违反规定的保险公司可能面临最高50万日元罚款。
为什么呢?
日本政府的限制核心在于防止本国保险市场被高收益境外产品冲击。
对比数据可见差异:
- 日本本土保险预定利率:2025年年金险上限1%、终身寿险0.4%
- 香港分红险长期年化收益:6%-6.5%
若开放日本居民自由购买香港保险,本土保险公司将面临客户流失与资金外流压力。
因此该政策本质是行业保护措施,与政治博弈无关。
尽管限制严格,香港保险公司仍为特定群体保留操作空间:
1. 持日本护照但长期居住海外者(如中国内地工作9个月以上,需提供中国地址证明及居留签证)
2. 非日本税务居民(如香港永居人士仅持有日本投资物业)
3. 中日往返的内地居民(用中国地址投保,年在日本停留≤6个月)
类似规定并非日本独有。例如:
- 中国内地:外汇管制限制个人年度购汇额度
- 美国:部分州要求居民优先购买本地保险
- 欧盟:保险公司需在成员国注册方可销售
香港保险市场本身高度开放,除日本外接受全球180余国客户,2024年内地访客投保额同比激增62.5%至156亿港元。
其“离岸资产保护”“多元货币转换”等优势,仍是跨境投保的核心吸引力。
所谓“香港保险抵制日本人”的传言,实则是日本法律对本国居民的跨境投保限制。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基于产业保护制定合规框架本属常态。
对于非日本居住者或内地往返人士,香港保险的大门依然敞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