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陆
注册
财经
优好知识网
BBS
快速发布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消息中心
搜索全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下载APP
返回顶部
优好知识网(uhzs.com)
›
资讯
›
财经
›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202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招聘
湖州吴兴区择优选聘2025届优秀教育人才150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2024浙江温州市乐清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选
短期别盲目香港保险与银行定存
浙江国企招聘-浦江县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员工
2025贵州安顺市中医院招聘编外聘用卫生专业
2025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中心补充
2025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招聘麻醉科医
2026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
技术文章
更多技术文章
RafaelIdorb
202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招聘
Tracyrat
湖州吴兴区择优选聘2025届优秀教育人才150
Tracyrat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KevinUnani
2024浙江温州市乐清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选
Tracyrat
短期别盲目香港保险与银行定存
KevinUnani
浙江国企招聘-浦江县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员工
Tracyrat
2025贵州安顺市中医院招聘编外聘用卫生专业
Tracyrat
2025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中心补充
Tracyrat
2025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招聘麻醉科医
RafaelIdorb
2026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
友情链接
返回列表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0
回复
42108
查看
[复制链接]
Tracyrat
当前离线
积分
175442
Tracyrat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1754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2455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754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24557 积分
积分
175442
发消息
Tracyrat
Lv.8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1 小时前
|
阅读模式
最近后台有位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看完让人直呼“保险的长期主义太真实了”。
2013年,他入手了一份香港友邦的储蓄保单,缴费期10年。
如今十年期满,这份保单的“期满分红”(现在多叫终期分红)终于到了兑现的时候——当年计划书上写的预期金额是15100美元,实际到手能有多少?
打开香港友邦的APP,保单现金价值页面的三个数字藏着答案:
保证现金价值37700美元:这部分是合同里白纸黑字写死的,和当年计划书完全一致,一分没差;
积存红利460.58美元:这是累积周年红利的剩余金额。读者解释说,前两年觉得保险公司3.5%的积存利率不够高,就把之前的红利取出来做了其他投资,现在剩下的是刚结算的新一期分红,没法和原计划对比;
终期分红14202美元:这正是大家最关心的“十年之诺”。对比当年15100美元的预期,实际兑现率达到了94.1%。不出意外,2013年这款“裕满人生”的终期分红实现率,明年公布时就是94%左右。
可能有人会问:“没到100%,算不算违约?”但只要回头看看这十年的市场风浪,就知道94%的兑现率有多难得——2011年精算师设计产品时,根本没法预料到后续十年的零利率时代、2015年股灾、2018年经济衰退、2020年疫情冲击,还有2022年全球大熊市和美国高通胀。
保险公司的计划书预期,本质是基于长期市场均值的“合理推演”:既要大概率能实现,又要让客户看到吸引力,还要有市场竞争力。
说穿了,这不是“吹牛”,而是带着敬畏心的“长期承诺”。
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有人拍着胸脯说“非保证收益100%能兑现”,那才是真忽悠。
行业里的共识是:90%-100%的实现率是大概率事件;就算跌到80%,那肯定是市场惨到极致,你手里的股票、基金恐怕早就亏得更惨了——这正是储蓄保险的“兜底价值”。
好消息是,2023年全球股债市场回暖,香港保险公司的全球分散投资收益比2022年好太多。
按照这个趋势,明年这份保单的分红实现率说不定还能再涨涨。
穿越十年风浪:香港友邦凭什么这么稳?
看完案例,更值得深究的是:为什么在这么多黑天鹅事件里,香港友邦还能守住94%的兑现率?核心原因有两个。
1. 全球投资布局: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香港保险最核心的优势之一,就是“全球化投资权限”。
不像内地保险受限于本土市场,香港友邦可以投遍全球的股票、债券、不动产,甚至还有私募、房地产基金等另类资产,通过分散投资在控风险的同时赚收益。
而且它的投资策略特别“灵活适配”:比如保证收益高的产品,股票这类高风险资产占比就低;预期收益高的产品,会适当提高高风险资产比例,让风险和收益匹配。
遇到市场波动时,还能用衍生工具对冲风险,甚至通过证券借贷提升收益。
拿友邦最新的储蓄分红险投资策略举例,大家就能看懂它的“稳”:
债券及固定收入工具:主要投美国和亚太地区的国债、企业债,打底保稳健;
增长型资产:覆盖美、亚、欧三地的股票、私募股权、房地产基金等,负责赚收益。
就像2022年全球市场低迷,但美国市场表现不错;
2023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回暖,这种分散布局就能“东方不亮西方亮”,最大程度减少单一市场暴跌的影响。
这也是友邦对2023年分红有信心的原因。
2. 缓和机制:给收益装个“缓冲垫”
如果说全球投资是“对外开源”,那“缓和调整机制”就是“对内稳流”——这才是香港分红险的“隐藏大招”。
简单说,市场收益是波动的,可能今年赚20%,明年亏10%。
但保险公司不会把这种波动直接传给客户,而是会像建“水库”一样:
收益好的年份,不把所有红利都发出去,留一部分存起来;
收益差的年份,就用之前存的钱补上去,让客户拿到的分红尽量平稳。
比如某一年投资收益暴涨15%,客户拿到的分红可能只涨8%,剩下的7%存进“水库”;
下一年收益跌了5%,客户的分红可能只降2%,差额就从“水库”里补。
这样一来,客户拿到的收益曲线就会特别平滑,不会跟着市场大起大落。
对比内地市场:香港储蓄险的优势更突出了?
可能有内地读者会问:“现在内地保险也在调整,香港保险的优势到底在哪?”看看最近的市场变化就知道了:
今年内地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掀起停售潮,3.5%预定利率的产品纷纷下调到3%,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降到2.5%,万能险保证利率上限只剩2%。
加上银行降准降息、人民币汇率波动,想靠内地理财实现长期高收益越来越难。
而香港保险的优势正好踩中了这些“痛点”:
收益更高更稳:长期预期内部收益率能到6.5%,而且有全球投资和缓和机制双保障;
货币优势:大部分保单是美元或港币,能对冲单一货币贬值风险,适合有海外需求的家庭;
用途灵活:保障年限长,缴费结束后能灵活提取,无论是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还是自己的养老金,甚至是遗产规划,一张保单就能覆盖,真正实现“一张保单养三代”。
最后说句实在话
看完这份十年保单的实测,其实想告诉大家:储蓄保险的核心从来不是“赚快钱”,而是“守慢钱”。当年投保时的一个决定,在十年后变成了一笔稳定的收益,既能抵御市场风浪,又能给未来留份底气。
如果你的需求是给家庭配置一份长期稳定的底层资产,或者准备孩子的教育金、自己的养老金,那香港储蓄分红险确实值得好好研究。
毕竟,能穿越十年风浪还守住承诺的产品,从来都不多。
喜欢你就关注我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中发现Ni: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中发现Ni: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中发现Ni: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中发现Ni: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中发现Ni: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中发现Ni:
香港保险十年之约:当年的承诺兑现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布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