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周深圳一个姐姐微信我,发来一张某保险公司的产品演示书。
"大贺,你说这预期收益6.5%,是真的吗?这还算保险吗?"
我一看,又是一个被"高收益"迷了眼的。
其实她真正想问的是:这玩意儿靠谱吗?安全吗?会不会是个坑?
今天咱们就把话说开一点。
先说结论:它是保险,但更像一个长期储蓄工具
很多人刚接触港险,看到那收益率,心里就打鼓。
坦白讲,香港储蓄险确实是保险,但它更偏向于长期储蓄加投资的产品。
内地的储蓄险,保证利率明明白白写进合同,稳是稳了,但天花板也低。
香港分红险呢?你前期投一笔钱,保险公司拿去全球配置,赚了钱再以"非保证分红"的形式分给你。
所以很多人买它,是为了孩子教育金、自己养老金,或者家庭资产的长期增值。
但问题来了——它到底有没有保障?收益靠不靠谱?
合同里白纸黑字:保证部分少得可怜
很多人被宣传里的"预期收益"吸引,却没注意合同里的细节。
香港保险的预期分红,分两部分:保证部分+非保证部分。
而非保证部分往往占大头,保证部分?通常只有0.5%到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不是保险公司耍花招,而是它们的生存逻辑。
保司的目标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收益。
所以它们主动降低保底收益,把更多资金投到稳健资产里——比如优质政府债券、高信用等级企业债。
保证越低,反而越能轻装上阵,专注长期收益最大化。
但这也意味着:非保证部分可能高、可能低,极端情况下甚至为零。
就拿保诚来说,它是全香港唯一一家出现过分红回撤的保司,也不采用平滑机制,分红波动挺大。
以至于现在很多客户一提保诚,第一反应就是"不太稳"。
所以你心里得有数:高收益伴随的不是保本,而是风险共担。
那港险到底安不安全?
简单说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