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7日,香港保险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万通保险正式官宣,将推出与虚拟资产基金挂钩的投资相连寿险产品,且已完成监管机构审阅流程,具体细节待后续公布。
这一突破性举措,不仅让保单持有人能在传统保险框架内,直接分享虚拟资产基金的收益、获取数字资产敞口,更标志着香港在“虚拟资产+保险”领域迈出关键一步,瞬间引爆行业关注,也让外界重新聚焦马云系资本在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领域的布局节奏。
从行业视角看,这次创新释放出三个关键信号,每一个都在重塑市场认知。
其一,保险资金向来以“保守”著称,如今主动入局虚拟资产,足以证明虚拟资产在合规性、安全性上已获得主流认可,行业对其价值的判断正在转变;
其二,保险背书为虚拟资产投资加上了“安全垫”,以往投资者担心的“踩坑”风险大幅降低,市场信心被直接拉满;
其三,这是保险生态升级的明确信号——区块链技术能让投核保、赔付、提现更高效,手握科技优势的险企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香港保险服务也将朝着更便捷、贴心的方向发展。
而这一动作背后,绕不开马云系资本的身影。此次推出创新产品的万通保险,与云锋金融关系密切,而云锋金融的核心股东之一正是云锋基金——这支基金由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共同发起设立,通过股权架构间接持有云锋金融股份,让其天然带有“马云系资本”的背景与品牌效应。
尽管马云本人不参与云锋金融或万通保险的日常经营,但云锋金融近年在金融科技、资产数字化方向的布局,与马云长期推动的数字金融理念高度契合,此次创新产品的推出,更是这种理念的落地体现。
若梳理马云系在Web3领域的动作,会发现其布局早已按下“加速键”,且节奏清晰、力度强劲。
进入9月后,云锋金融的动作尤为密集:
9月2日,斥资4400万美元购入1万枚以太坊作为储备资产,直接展现对虚拟资产的信心;
9月中旬,旗下云锋证券拿下虚拟资产交易资格,同时领投加密货币保险企业,构建产业链布局;
9月17日,完成首个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项目,打通虚拟与现实资产的连接通道;
10月8日,领投Anthea的2200万美元A轮融资,持续加码Web3生态;
再到11月17日万通保险官宣虚拟资产基金挂钩保险产品——短短两个多月,马云系的Web3布局已覆盖资产储备、交易资格、生态投资、资产代币化、保险联动等多个关键环节,稳稳站在了亚洲市场前沿。
随着监管政策进一步明晰,云锋金融与蚂蚁数科的联动,有望成为驱动香港乃至亚洲Web3金融生态演化的重要力量。
万通保险的创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香港全力拥抱数字资产大趋势的一个缩影。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近期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数字资产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提前布局才能巩固地位。
他强调,无论资产形式是数字还是传统,本质都是金融活动,风险与主流金融业务相近,目前已有大量家族办公室在研究数字资产投资。
香港的核心目标,就是打造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让全球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向这里。
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趋势。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45家机构将手中的证券交易1号牌升级,升级后可通过综合账户为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参与升级的机构覆盖范围极广,既有富途证券(香港)、盈透证券等知名券商,也有国泰君安国际、招商证券国际等中资机构,甚至众安银行这类金融机构及多家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申请相关牌照。
种种迹象表明,虚拟资产在香港金融圈已从“小众探索”走向“大众布局”,一场围绕数字资产的行业变革,正在香港加速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