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doc : 3
附件大小: 145.39 KB, : 0
下载购买记录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试题 1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所有儿童都曾做过或正在做着游戏。
试题 2
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
试题 3
在大约15世纪中后期,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
试题 4
美国的斯宾塞是“剩余精力说”的代表。
试题 5
游戏本能论者从生物学角度去研究、解释儿童的游戏,把游戏看成是一种生物现象。
试题 6
德国的拉察鲁斯等创立的“松弛消遣说”认为,儿童游戏的本能不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恢复精力的方式。
试题 7
游戏本能论诸学说揭示了儿童游戏产生的生物学因素,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试题 8
在英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活动,来探索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试题 9
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游戏的外延作限定。
试题 10
练习性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
试题 11
规则性游戏是以规则为游戏中心,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试题 12
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大约两岁开始,直至入小学,其高峰期在3~5岁。
试题 13
练习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试题 14
美国心理学家比勒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分为四大类。
试题 15
学习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试题 16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阅读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试题 17
美国学者帕顿按照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幼儿游戏行为归纳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等六种类型。
试题 18
在户外进行的游戏,幼儿直接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能增强幼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试题 19
游戏并非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
试题 20
创造性游戏,它主要是指以幼儿自由创造为主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试题 21
规则性游戏,它是指以教师创编、组织为主,以规则为核心的游戏形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
试题 22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试题 23
阅读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幼儿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
试题 24
幼儿游戏时总是快乐的,轻松愉快的情绪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试题 25
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
试题 26
试述游戏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 |
|